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,推进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。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,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要力量。近年来,北京深入推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,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、公共建筑改造及后期运营维护中,将绿色低碳贯穿始终,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日前,北京市住建委、市财政局发布《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奖励资金示范项目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,着力推动本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。
根据《细则》,北京市将对通过区住房城乡(市)建设委综合验收的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,按照核定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2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市级奖励资金总额不超过改造投入的30%。
对超低能耗建筑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20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600万元。
对AA级以上装配式建筑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12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。
对高星级绿色建筑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6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600万元。
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根据“十四五”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规划,到2025年,北京市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平方米,力争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。这一目标相比“十三五”时期的数据分别增加了约9倍和3倍。
在此背景下,北京市将重点对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、超低能耗建筑、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筑四类项目给予财政奖励支持。
工信部着力推动绿建发展~
超低能耗建筑详解~